重组抗体

Recombinant Antibodies 

 

 

 

第 1 节

什么是重组抗体?

 

第 2 节

GeneTex的重组单克隆抗体生产计划

 

第 3 节

为什么 GeneTex 源自于兔子的 HL 克隆是更好的选择

 

 

 

See all related Products

 

1

第 1 节 什么是重组抗体?

重组抗体 (rAb) 是通过传统杂交瘤方法、单独或组合展示策略、从免疫动物中分选单个 B 细胞或通过众多技术任一种方法获得的选定单克隆抗体的克隆、体外表达的重链和轻链产生的,事实上,它是克隆的,这意味着重组抗体是由其一级序列定义的,可以对其进行工程改造以优化亲和力并以不同的结合形式表达,重组抗体的众多优点已得到充分证明,其中性能的一致性至关重要。

GeneTex 的重组抗体生产采用多参数 FACS 为基础的方法,从免疫动物中分离抗原特异性 IgG+ 记忆 B 细胞,随后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到 IgG 主链中,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图 1) (1),该方法非常快速,可以在几周内完成,并且还提供了鉴别出在各种应用中具有不同功能抗体的机会,重要的是,它是从同一 B 细胞克隆重链和轻链,从而保留自然配对,一旦完成克隆,特定的重组抗体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具有出色的重现性。

 

(A)

(B)

图 1. (A) GeneTex 重组兔单克隆抗体生产流程(Starkie 等人 (2016))。(B)重组抗体的优点。

 

 

如上所述,重组抗体的抗原结合区可以置入各种宿主 IgG 主链或以不同的结合形式(例如 Fab 片段或 scFv)表达。在这里,GeneTex 克隆的TSG101 小鼠单克隆抗体 (GTX70255) 被转换为兔 IgG 主链 (GTX635396),同时保留了性能,当转化的TSG101兔IgG重组抗体与抗小鼠IgG二抗组合使用时,没有观察到交叉反应(图2)。

 

图2. 从克隆小鼠 IgG 抗体将骨干转换为兔 IgG 抗体。

 

 

参考文献:

Flyer - Recombinant Abs

Brochure - Recombinant Abs

 

参考文献:

  1. PLoS One.2016; 11(3): e0152282.

| TOP |

 

 2

第 2 节 GeneTex的重组单克隆抗体生产计划

GeneTex 的生产重点是创建新型重组兔单克隆抗体,并使用国际抗体验证工作组 (IWGAV) 定义的严格方法进行验证。

 
在过去的十年中,许多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清楚地描述了未经验证的抗体试剂对生物医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有重大影响,不幸的现实是,商业抗体市场已有大量产品被证明具有非特异性信号,这意味着为了提高商业抗体市场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依赖于抗体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完整性和可重复性,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更广泛地采用强调重组抗体技术的生产平台(请参阅“第 1 节:什么是重组抗体?”),而第二个涉及纳入改进的、更一致的验证策略,GeneTex 在这两项努力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了通过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GeneTex 目前已将其所有新生产转向重组兔单克隆抗体(请参阅“第 3 节:为什么 GeneTex 源自于兔子的 HL 克隆是更好的选择”),完全重组抗体由其一级序列、其一致的性能和供应(困扰多时的传统多克隆抗体和由杂交瘤而来的单克隆抗体在批次间差异的问题)以及其加工以满足研究人员要求的能力(即主链转换)来定义,这些好处甚至可能会给计划审查和期刊编辑委员会带来更有利的印象,重组兔抗体的其他突出优势源于兔免疫系统本身有利的生物学特性。
 
结合重组抗体生产的重点,GeneTex 对抗体可靠性的第二个承诺是将依照上述 IWGAV 提出的严格验证方法纳入其制造和质量保证 (QA) 工作流程 (1),这涉及使用 IWGAV 报告定义的五个验证“支柱”中的至少一个(最好是更多)来评估每种抗体,GeneTex 版本的 IWGAV 计划遵循五种标准策略,包括 (1) 敲除/敲弱;(2) 抗体比较;(3) 免疫捕获及质谱分析 (IP/MS);(4) 生物特性与正交验证;(5)目标蛋白表达(图1)。在提及新的重组抗体生产时,公司将此称为“5+1”支柱计划,“+1”名称指的是重组抗体生产过程中,克隆选择过程进行的特定应用评估所使用的预验证(请参阅 “GeneTex 「5+1」 验证策略”)

  

图 1. GeneTex 用于重组抗体验证的“5+1”支柱计划

 

使用上述生产和验证方法生成和评估的新重组兔单克隆抗体(这些产品在其克隆名称中用“HL”标识)仅仅是一个开始,GeneTex 还致力于用新的重组体取代其成功的多克隆体,“HL”克隆代表了 GeneTex 验证和制造能力的最高水平。
抗体保真度、应用相关的可靠性以及性能和供应一致性对于确保研究完整性至关重要,GeneTex 与其他信誉良好的公司一起利用重组抗体技术和严格的验证来创建研究人员可以信赖的抗体。

参考文献:

  1. Nat Methods. 2016 Oct;13(10):823-7.

| TOP |

 

 

 

3

第 3 节 为什么 GeneTex 源自于兔子的 HL 克隆是更好的选择

GeneTex 的重组兔单克隆抗体生产工艺是全部源自于兔的新型抗体生成的平台 (1),这些产品通过其各自克隆号中的“HL”名称进行区分(例如“[HL1089]”),众所周知,兔子,特别是其免疫系统,可以为产生单克隆抗体带来以下显着优势:更广泛的抗体范围、较不复杂的免疫球蛋白 (Ig) 结构、更高的结合亲和力、更大的淋巴细胞库来选择抗体(图 1)(2),这些优点中的每一个详细地描述在下面:

 

1. 更广泛的抗体库:

  1. 兔子属于兔形目,在进化上与啮齿目不同,这意味着人类抗原呈现的表位在兔子中通常比在小鼠中更具免疫原性,从而增加了生成的抗体数量,这些抗体反过来可能与鼠蛋白同源物发生交叉反应 (2-5)。
  2. 兔免疫系统在对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方面更成功,而鼠免疫系统通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5)。
  3. 用于产生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来自近交系,其免疫原性的反应多样性低于兔子,此外,小鼠脾脏比兔子脾脏小得多(2-5)。
  4. 兔子免疫系统与小鼠和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执行与小鼠和人类相同的 V(D)J 和 VJ 重组以及体细胞超突变 (SHM) 机制之外,它还利用体细胞基因转换 (SGC) 来扩展其抗体范围,抗体多样性通过其他过程进一步增强,包括 kappa 轻链可变基因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互补决定区 3 (LCDR3) 长度的可变性,以及骨髓、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的连续 Ig 发育, 以及脾脏和淋巴结生发中心 (3, 5)。

 2. 更简单的Ig结构:

  1. 已知欧洲兔 (Oryctolagus cuniculus) 具有 IgE 和 IgM 单一基因,没有 IgD 基因,有趣的是,它的基因组包含 13 个 IGHA 基因,编码至少 10 个功能性 IgA 亚类,,尽管存在等位基因变异,但兔子只有一种 IgG 基因(因此没有亚类),因此与小鼠和人类(各有 4 个 IgG 亚类)不同 (4, 5)。

  2. 除了人或小鼠 IgG 中发现的二硫键(将重链对或一条重链与其相关轻链连接)之外,兔 IgG 抗体在其 K1 轻链中还表现出独特的链内二硫键,新西兰白兔中大约 90% 的 IgG 是 IgG-k (K1),并且这种额外的键被认为赋予兔 IgG 稳定性 (2, 5)。

3. 增强的结合亲和力:

  1. 兔单克隆抗体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Kd 值典型地在皮摩尔范围内,其中一些具有极低的皮摩尔 Kd 值 (2, 5)。

  2. 皮摩尔 Kds 意味着更高的灵敏度和一致的特异性。

4. 更大的淋巴细胞池:

  1. 兔子的寿命更长,而且体型更大(三个月大的兔子和六周大的小鼠的体重可能相差 100 倍),大大地方便了抗体生产过程中的血液和组织取样 (5)。

  2. 与鼠脾脏相比,兔脾脏可分离多 50 倍的 B 细胞,这意味着有更多可识别更广泛表位的克隆可以选择 (2-5)。

 

1. 用兔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优势

 

GeneTex 希望上述兔单克隆抗体的独特优势能够鼓励您考虑我们的HL 克隆以满足您的研究需求,由于 GeneTex 目前已将其所有新抗体生产转向为兔重组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因此我们的产品库存将继续快速扩展。

 

参考文献:

 

  1. PLoS One. 2016 Mar 29;11(3):e0152282. doi: 10.1371/journal.pone.0152282. eCollection 2016.
  2. Am J Transl Res. 2011 May 15;3(3):269-74. Epub 2011 Apr 23.
  3. Comp Immunol.2006;30(1-2):137-53. doi: 10.1016/j.dci.2005.06.017.
  4. Immunogenetics. 2016 Feb;68(2):83-107. doi: 10.1007/s00251-015-0868-8.
  5. Exp Mol Med.2017 Mar; 49(3): e305. doi: 10.1038/emm.2017.23.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s

 

Dopamine Receptor D2 antibody [HL1478]

RAI3 antibody [HL1864]

CXCR2 antibody [HL2604]

 
       

 

 

Cancer Research

 

RAS (G12D Mutant) antibody [HL10]

PD-L1 antibody [HL1041]

53BP1 antibody [HL275]

 
       

 

 

Neuroscience Research

 

Iba1 antibody [HL22]

GFAP antibody [HL1307]

Calbindin antibody [HL2378]

 
       

 

 

Virus Research

 

Zik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antibody [HL1699]

ASFV p54 antibody [HL1289]

Influenza A Virus Nucleoprotein antibody [HL1103]

 
       

 

 

Immunology Research

 

IL1 beta antibody [HL1421]

CXCL16 antibody [GT516]

Gasdermin D antibody [HL1430]

 
       

 

 

Metabolism Research

 

Apolipoprotein B antibody [HL1962]

FABP4 antibody [HL1521]

Fatty Acid Synthase antibody [HL2161]

 
       

 

 

Antibodies for Proteins with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ERK1 (phospho Thr202/Tyr204) + ERK2 (phospho Thr185/Tyr187) antibody [HL173]

ATM (phospho Ser1981) antibody [HL1062]

JNK (phospho Thr183/Tyr185) antibody [HL1008]

 
       

 

 

Organelle Markers

 

alpha Tubulin antibody [HL2162]

DNA ligase I antibody [10H5]

Cytokeratin 19 antibody [HL1165]

 
       

 

 

Epitope Tag, Reporter, and Carrier Antibodies

 

HA tag antibody [HL1603]

GFP antibody [HL1845]

CRM197 antibody [HL1808]

 
       

 
 

 

 

 

| TOP |